大陸的「兩會」(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即將落幕,為進一步落實醫療體系改革,國務院提議建立國家醫療保障局,將現行所有分屬不同管理單位的工作事項,統一納入管理,為來將針對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醫療救助等所有相關政策的制定、規劃與管理。
同時,也會制定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標採購政策並進行監督,針對納入醫保範圍內的醫療機構相關行為和醫療費用進行管理。
近幾年,大陸官方針對內部的醫療保險產業,持續推行改革。就以最被外界詬病的吊點滴文化為例,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2015年大陸醫療點滴耗量高達104億瓶,相當於每人1年用掉8瓶,更是國際平均用量的2.2~3.2倍,這對醫療資源來說形成極大的浪費,甚至還因為容易引發副作用而釀出許多醫療糾紛。
為此,大陸政府開始限縮醫院門診對點滴的使用量,當時即讓大陸的點滴生產廠商面臨龐大衝擊。
除此之外,早期大陸的點滴是玻璃瓶裝的點滴,不僅重量重,在運輸成本上造成極大的壓力,玻璃瓶裝使用後若未妥善處理,也容易造成環保上的問題。為此,大陸政府再度實施革新措施,從玻璃瓶改為塑膠瓶,然後再進一步改為現行使用的軟袋。
近年隨著監管趨嚴與環保意識抬頭下,大陸政府對於點滴產業的管理力道又更加擴大,包括限制每瓶點滴的重量、抗生素的使用等等,對於不符合新版GMP規範的點滴企業都勒令停產,造成行業大洗牌,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小企業被迫退出市場。
在官方嚴格控管下,整體點滴企業家數從2013年約300家廠商,發展到目前則僅不到10家獨大,而真正有影響力的巨頭也就僅剩石四藥、科倫和華潤等3家,但這也讓市場競爭變得為更理性。
在大陸政府有計畫的採取嚴格管理,以及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的剛性需求支撐下,快速推升大陸的醫療保險產業發展。根據統計,預期到2030年大陸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計將高達2.45億人,人數將是美國的3倍以上,這也是為何「健康中國」的政策被拉高為國家政策層級,因為醫療保健需求在未來將會快速增加。
除了人口老化帶來的需求快速增加之外,大陸生技製藥研發支出成長快速,也為大陸的醫療保健產業發展提供另一有力支撐。根據瑞銀證券的統計資料顯示,大陸2007至2014年生技製藥研發支出的複合成長率超過30%,居世界之冠。
惟即使成長速度加快,但2014年大陸醫療保健支出占GDP比重為5.5%,遠低於成熟國家如美國的17%,以及日本的11%,這顯示未來仍有極大成長空間。
不僅如此,近年大陸的醫藥行業競爭力亦快速提升,2015年取得醫藥專利件數較2007年大幅成長151%,伴隨2017年10月加速審批的政策利多下,未來醫療業的成長速度亦值得期待。
大陸醫療保健產業成長快速,但醫療產業的估值卻僅是從5年均值的谷底回升,看好政策及產業利多可望帶動優質醫療股重演2013~2015年的高估值走勢下,已逐漸吸引許多投資人青睞,預料未來可望繼續吸引資金挹注,為醫藥類股帶來股價重估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