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自行車聯盟主席諾因認為,台灣若結合其引以為傲的電子資訊產業與近年崛起的電動自行車,必能為自行車王國開創另一高峰。
慈眉善目、一談起單車便雙眼炯炯有神的歐洲暨世界自行車聯盟主席曼夫瑞德.諾因(Manfred Neun)是台灣常客,早年經營自家德國自行車家族事業時,便時常到有「自行車王國」美譽的台灣出差,多年來,親眼見證台灣自行車產業的起飛。
諾因早在1980年代便來過台灣,當初是為了經營自德國老丈人手中接管的家族單車事業,來台開拓事業網絡,而這一接便是22個年頭,如今已是推廣全球自行車的頭號巨擘。
挑戰傳統 開發休旅車種
1986年時,全球自行車掀起一股登山車(Mountain Bike)旋風,當時36歲的諾因看到了新契機。他看不慣市面上販售的腳踏車,決定自行將市面上的單車結合當時後起新秀--登山車,開發出一款實用性高、能供日常生活使用又可做長途旅程用的休旅自行車(Trekking Bike)。
他興致勃勃地將這款休旅單車雛形展示給自家公司銷售人員看,卻被員工潑冷水:「諾因先生,這產品不可能賣得出去啦!」
顯然這款結合登山車高把手的休旅單車,與當時人們所習慣的自行車款式格格不入,連自家人對銷售此款單車都興致缺缺,怎料推出至市面後,廣受好評,至今已成為市面上最暢銷的單車種類,讓他贏得「休旅單車之父」的美名。直至今日,諾因笑說,在他擁有的六台單車裡,他自行研發、最為鍾愛的休旅單車就占了兩台,其他分別為折疊式腳踏車、買菜用城市單車以及運動用越野單車和登山車。
微笑單車 慢行交通典範
談到台北人引以為傲的「小小黃」Youbike微笑單車時,諾因打趣地說,Youbike對身形壯碩的他「略嫌短小了些」,但不可否認的是,Youbike布局遍及整個城市,「每次當我想騎Youbike時,總能順利在附近找到它。」稱Youbike為市民不可或缺的「最後一哩」交通工具,可謂實至名歸。
諾因對於悠遊卡能成功結合公車、捷運、自行車和計程車付費系統,更是印象深刻,並說自台北市長郝龍斌手中接過擁有自己大頭照的專屬悠遊卡,讓他十分驚喜,直說這是接待外賓最好的禮物!
德國奧格斯堡大學經濟和心理系畢業的他,說話饒富哲理,他認為Youbike是一種隱喻,象徵著自行車產業發展的縮影。台灣自行車在80年代因跟上登山車風潮而快速起飛,緊接著全球掀起一股自行車運動風潮,運動型單車大行其道。他讚揚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眼光獨到,每每跟上全球單車風潮。
諾因表示,近年全球自行車已從運動型單車轉變為日常生活使用的「慢行交通」(active mobility)工具,而巨大投資的Youbike系統,更是慢行交通的最佳體現,他直讚劉金標為「遠見型人物!」
他解釋,「主動式慢行交通」是相對於「被動式快速交通」(passive mobility)而言。被動式快速交通採燃料發動系統,而慢行交通為永續發展型交通工具。使用者踩單車除可強健體魄,並可避免排放廢氣污染環境,且單車人口愈多,愈能促使政府尊重單車騎士用路權,打造友善單車環境,讓更多人加入單車族行列,如此良性循環,讓自行車產業愈加茁壯。
產官合作 歐瘋單車通勤
諾因表示,包括捷安特在內的許多自行車大廠,都已意識到慢行交通對促進自行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單車大廠雖積極研發新產品,但若無決策者推行友善單車環境,自行車產品無法被有效使用,亦是枉然。因此,他麾下成立的歐洲自行車聯盟自行車科學家學會(Scientists for Cycling)及自行車產業俱樂部(Cycling Industry Club),便致力於讓產業與政府決策者對話,促進單車族用路權。
歐洲近年吹起樂活風,愈來愈多人採用單車通勤,英國政府更計畫在倫敦投入新台幣109億元,打造單車高速公路--天空單車(Skycycle),在既有鐵道上方以高架方式興建三層樓高的單車公路,讓車友可在城市上空來往穿梭於郊區和市區之間,人車分道共享空間,不再是夢想。
反觀台灣自行車友的用路權,諾因認為,目前台北市街頭機車氾濫、汽車為王,就是因為政府將用路權和行車空間優先供給汽機車,但他表示,近年已明顯感受到台北市政府急欲改善單車族用路權的決心,Youbike的發展就是最好證明。而台灣產官學界的支持,更讓歐洲自行車聯盟決定將2016年全球自行車大會(Global Velo-city)首度移師亞洲在台北舉辦,屆時這場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行車規劃會議,台北市民將可共襄盛舉。
健身舒適 歐電動單車正夯
談到近年歐洲電動自行車使用人口大幅攀升、且使用者年齡層大幅下降的趨勢,諾因認為,此現象代表人們喜愛舒適感,同時也渴望運動健身。目前在歐洲主要出售的電動單車為電動輔助單車(pedelec),此車種特性即為除非人們踩踏單車,否則電動馬達不會啟動,且馬達的動力與踩踏力度成正比,讓人們騎乘起來輕鬆愉快,像是背後有風,非常適合騎乘上坡路段或不想大汗淋漓的上班族通勤用。
此外,電動單車可有效提升騎乘公里數,人們踩普通腳踏車平均單趟最多騎五公里,但電動單車可提升三倍至15公里,且歐洲電動單車最高限速為每小時25公里,被認定為腳踏車而非電動機車,不需牌照駕駛,並可使用歐洲境內廣設的腳踏車道,更加速電動單車的推廣速度。
諾因表示,歐洲電動單車的崛起也可解釋台灣銷歐單車量跌價升的現象,因為愈來愈多歐洲人願意砸大錢,購買單價為一般單車兩到三倍的萬元電動單車。
他表示,電動單車的崛起令人欣喜,這代表有愈來愈多廠商能夠加入自行車產業,分享這塊大餅。他舉今(2014)年8月底在德國南部腓特烈港(Friedrichshafen)舉行的「歐洲自行車展」(EUROBIKE)為例,全球最大汽車零配件供應商Bosch的創新技術和念,令他印象深刻。
首先,Bosch打破以往電動單車以老年人為主要消費族群的訴求,推出主打年輕族群的電動輔助登山車,強調年輕、運動和陽光形象。其二,該廠跟上慢行交通的風潮,推出電動輔助載貨單車(cargo bike),並主打三台電動載貨單車可取代一台Sprinter箱型車的概念,認為電動載貨單車的機動性高,且可釋放更多用路空間,為小型運輸業提出新的運輸概念。
單車經濟 影響政府決策
諾因說,他這次來台時常看到人們騎機車載重物,電動載貨單車就是機車最好的替代品,既環保健身又可開發出新商機。他認為,台灣可利用自身電子資訊產業的優勢,將其應用到電動單車上,不僅可將單車業的餅做大,也可帶來產業新風潮,為台灣單車業再創巔峰。
談到單車經濟(Cycling Economy),諾因強調,若單只計算單車產業的GDP,則經濟規模過小,對政府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因此歐洲自行車聯盟旗下的自行車科學家學會每年會在全球自行車大會發表年度單車經濟數據,計算單車文化帶來的周邊經濟效益,如減少醫療花費、維護生態環境及節省能源等。
他強調,據自行車科學家學會統計,去(2013)年單車經濟效益高達2,200億歐元(2,847億美元),相當於整個愛爾蘭或丹麥的GDP,如此龐大的數據,方能影響政府決策。他並指出,新的數據屆時也將在2016年台北全球自行車大會上揭露,要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