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運動用品行業已有在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由於其勞動力與技能,一直持在蓬勃發展。此勞動密集行業提供50多萬人的就業機會。這個行業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和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周圍。旁遮普省的賈朗達爾(Jalandhar)和北方邦的密拉特(Meerut)合計佔全國總產量的81.8%。這兩個城鎮合計有3,000多家製造商和130家出口商。約6成的體育用品是在賈朗達爾製造,包括不同種類的充氣球。另有較小的規模的運動用品行業分佈在孟買、加爾各答和清奈等大城市。
運動用品佔印度出口總額的0.2%,約為20億美金。市場成長率每年高達35-40%,預計到2015年將達36億美金。
在期待運動用品的增長可以提高印度人民對健康和健身重視之下,運動品牌正試圖與印度的學校連接。他們還贊助在學校各層面的體育賽事。印度政府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已預留168.4億盧比用於發展體育基礎設施,也制訂獎勵計畫,以培養年輕人才。所有這一切都將有助於運動用品市場增長。
印度的在運動用品行業原本集中在巴基斯坦的其錫亞爾科特(Sialkot)。1947年當巴基斯坦與印度分裂後,許多錫亞爾科特的印度教熟練工匠跨境遷移到旁遮普省,定居在賈朗達爾,形成現在印度體育用品行業的重鎮。印度運動用品行業已擴大到包括密拉特(北方邦)和Gurgaon(哈里亞納邦)的區域。
印度運動用品的主要出口國包括英國、美國、美國、德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但產業主要還是集中在賈朗達爾和密拉特兩城。
在過去50年,印度運動用品行業出現了顯著增長,現在在印度經濟增長、就業和出口佔有突出的地位。印度運動用品行業約有318種類產品。出口的主要項目有充氣球、曲棍球棒、曲棍球、板球棒、板球、拳擊設備、釣魚設備、室內遊戲、撞球、棋盤和各種防護設備。運動用品行業是一個高度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社會的弱勢群體就業機會,也僱用了大量的婦女。
印度運動用品
隨著印度國內市場的高增長和美國和歐盟大型體育市場的衰退,全球零售商和印度製造商都集中在印度市場上。印度企業已涉足零售業,近年來還擴展到了運動用品零售業。運動用品零售業在印度是一個利基零售業務,目前運動用品零售市場很小。
據ASSOCHAM一項研究發現,印度產值20億,其中運動用品零售大約為3%。然而它在大型有組織的銷售系統中占10%左右。運動用品/設備製造行業估計在過去五年中,該行業每年一直以10-12%成長率增長。
雖然多年來,印度已經發展成為體育用品出口採購樞紐和製造業的重鎮。因為印度社會原本是以教育為本,體育仍然不被視為謀生的手段,相反,它仍然被認為是娛樂的來源。這導致民眾低參與體育運動的水平。當然還有其他障礙,如基礎設施和無法支付設施和購買運動產品的費用。
然而,近年來印度人愈來愈願意花費更多在運動用品項目。雖然運動仍然被視為一種娛樂活動。休閒消費在印度越來越大。據估計將以每年8.9%速度成長,從在2005年的10億美金,至2025年將達到60億。隨收入增加,則在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比率將下降,並且娛樂支出比率將增長。
印度運動用品製造業
在印度運動用品製造業在很大程度上均屬於中小型企業(SMEs)和分佈在全國不同的區域生產。例如,MOJA鞋有限公司為如銳步、耐克和彪馬代工。大約318項體育器材在印度製造, 其中包括充氣球、各類球拍、羽毛球、板球器材、拳擊器材及曲棍球棒等,許多產品都沒有在印度本土市場銷售。板球設備生產占印度國內生產大宗,擁有最大比例約70%。運動服裝像棉T卹兼具內銷和出口,而印度零售商採購國產大部分均屬低檔次鞋類。
高檔鞋類和技術密集型的設備都是進口的。目前如體操及運動器材,高爾夫球桿和專業運動鞋等,印度主要是向中國大陸、美國、台灣及意大利等國家進口。配件及原料,包括PVC鞋底、PVC / PU足球和橡膠則自中國大陸、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進口。
全球運動用品行業概況
由於印度運動用品行業原基地是在巴基斯坦錫亞爾科特,雖然許多印度工廠在1947年遷移到旁遮普省,但巴基斯坦仍然是印度在全球市場上首要的競爭者。巴基斯坦提供世界85%的手工縫製足球,這意味著每年大約出口4,000萬顆球。
中國大陸運動用品出口約占美國進口總值的81%,中國大陸運動用品行業總產值占中國GDP約15%。近年來,運動用品行業的總產值與健身產品的市場比重不斷增長。中國大陸崛起成為世界工廠,已經造成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挑戰,包括印度和其它生產國。足球製造業就是其中一例,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的主要生產國。
在美國運動用品市場上,主要競爭者還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泰國、印尼、越南及韓國等。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保護,印度出口商要繳高額的進口關稅,印度等國家已經失去了美國市場。其他國家如越南則是因美國認定其為工業不發達國家反而受惠。
印度製造商現在需要把重點放在國內市場上
印度公司大量為國外品牌代工,包括Puma(德國)、Reebok(德國) 、Lotto(意大利) 、Nike(美國)、Adidas(德國) 、Fila(意大利/韓國) 、Rawling(美國) 、Dunlop(澳大利亞) 和Spalding(美國)等。外資品牌從印度採購的數量近年來有所增加。這加深了外國零售商對印度製造業和印度國內市場的認識。印度公司也在努力拓展新的產品類別,如滑雪裝備和高爾夫球(主要是出口到德國等)。
印度製造商技術是從國外品牌/零售商人向下傳授到印度製造商。製造商有時會送往國外學習必要的技術(例如Nike公司)。Reebok公司是最早進入印度的品牌,當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升級工廠並提供他們適當的技術和培訓。許多印度Reebok製造商重新裝備自己的工廠和升級技術,以滿足Reebok的要求。有些客戶像Nike則嚴格監控品質、環境及勞工等標準。因此,外資零售企業的進入,可以幫助印度本土製造商提高並達到國際水準。
通用體育用品往往不會受到運動流行變化的影響,但他們仍然高度受到潮流和時尚左右。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更喜歡釣魚、打高爾夫球和健身器材,而不是比較費勁,如足球和網球等激烈運動。
在國際舞台上,激烈競爭導致行業整合。Converse被Nike耐克收購的早期,Reebok於2004年收購了一個曲棍球公司,與隨後在2005年夏天被Adidas收購了。奢華品牌引入運動鞋和運動配飾,也進入體育用品行業。
以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例,體育用品像其他消費品,在研發和市調都是在大陸、越南、印尼和泰國。香港廠商也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海外的低成國家工廠。而國際廠商集中研發,採用新材料和新設計以與工程、生物力學和生理學結合,香港一些廠商也開發了自己的研發能力。
至於營銷,贊助體育明星並與體育賽事協議代言產品/品牌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這樣的體育明星,球隊和比賽往往是由體育用品公司贊助。體育明星和教練密切的聯繫可以提供的競爭優勢的來源。他們對產品的反饋能夠幫助直接的研發活動。雖然歐盟和美國仍然是最大的市場,體育用品製造商卻都熱衷於中國市場。
據歐亞諮詢公司表示,在2008年中國大陸運動用品市場價值約86.9億美元。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也進一步帶動了在內地的運動用品的需求。李寧集團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是最成功的中國大陸本土運動用品企業,在中國大陸經營超過2,000個銷售據點,並提供超過1,000多種不同的產品。雖然國際知名品牌,如Nike和Adidas都提升其在大陸知名度,李寧注意到中國大陸基層的需求,營造出休閒和流行的品牌形象。其他受歡迎的當地中國品牌尚包括Kangwei、 Gweat、 Anta 及 Double Star等。
科技已成為體育用品行業中重要的改變力量。運動器材研製具有附加技術的產品,像MP3/ipod運動鞋、騎馬機等。在最新的運動科學的幫助下,體育用品設計愈來愈多地應用新材料,以提高性能。
不斷追求更高的標準的終端用戶安全性和性能,卓越性能產品能賣較高價格。紡織品的運動和休閒的應用是極其多樣,從運動裝到船罩,帳篷或高性能複合材料。
結論
在過去50年,印度運動用品品行業有驚人的增長,在印度經濟中有巨大潛力,為地方創造就業機會和增加出口,運動用品業是就業機會最廣的行業之一,提供對農村和城市的就業機會潛力顯著,近年來運動用品對印度總出口貢獻度增加迅速。
印度運動用品製造是基於手工流程。印度高度熟練的工人在工作崗位上工作已經過好幾代。由於中國沒有傳統技術工人,他們依賴機器大規模製造,生產更便宜的產品。反觀,印度是勞動力密集的製造業,以現有的設施已不能滿足世界大量需求的市場。印度的運動用品業有必要引入機械化,以提高生產力及行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