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ch的企圖心,在今年一月在美國Las Vegas舉辦的CES中已顯見。透過展示其無人駕駛計程車Schut.tle,Bosch宣告其已具獨立發展此一事業的能力。Heyn表示,Bosch想向世人展現,從感應器、零組件、系統、軟體到服務平台,都有能力在此一領域成為佼佼者。解讀Heyn的說法,Bosch正踏足電動汽車領域,與其客戶競爭。位於Bergisch Gladbach的汽車管理中心專家Stefan Bratzel表示,這顯然是對汽車業者的攻擊。
Bratzel表示,零組件供應商的優勢在於,隨著未來的電動運輸系統發展,馬力和設計已不再重要,而可靠性和方便性的系統才是需求重點,亦即如Daimler或BMW的品牌標誌都不再那麼重要。ZF執行長Wolf-Henning Scheider日前表示,如此的供應服務,讓零組件供應商的角色更為重要,我們不需要是先知,就能清楚掌握哪些訂單未來是否能百分之百交貨。不管如何,Bosch已大膽在柏林以「Coup」獨立經營公共電動小型機車共享服務(E-Scooter Sharing)。
另一方面,Heyn保守且嚴正的表示,Bosch並不想要成為汽車製造商,不過未來產業的界限將會變動,未來如果有大城市需要發展共享駕駛系統,零組件供應商便可主導。尋找供應鈑金,塑料和底盤的合作夥伴將更容易。電動汽車的出現降低了汽車產業的進入障礙,因為動力汽車的零組件數量遠遠少於現有的燃油汽車。
不僅Bosch看到此一特點,德國第三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Continental也已進行無人駕駛公車發展,利用其小巴士為開發平台,測試自動駕駛技術,今年春季,以CUBE (Continental Urban Mobility Experience)專案名稱,在法蘭克福應用科學大學的校園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測試。
此外,ZF也正與Aachen的新創公司e.Go Mobile合作發展無人駕駛運輸系統的後段系統。ZF執行長Scheider表示,e.Go Mover採用ZF系統,可以達到在城市裡自動移動性的概念。此一概念為People and Cargo Mover,一開始每年出貨五位數的量,ZF供應電動驅湊系統、方向盤、煞車、自動駕駛功能以及中央處理器,也就是所謂的機器計程車的大腦。ZF的優勢在於取得了所在地城市Friedrichshafen內,實際進行測試的車道許可證,預計2019年開始進行上路測試。
不過,似乎Bosch在此領域取得更大優勢,如英國倫敦市已為其客戶之一。倫敦市長Sadiq Khan在十一月中旬,發表將與Bosch發展成為世界上最Smart城市的合作案。藉此,Bosch取得所有相關業務所需數據,包括已有42%倫敦人民使用的700個Apps,硬體方面包括交通流量數據,以便為客戶找到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Bosch為此還成立新創公司,建置自己的實驗室。
Heyn表示,透過像倫敦這樣的專案,Bosch取得處理大量實際交通數據的經驗,並將經驗運用到其他專案裡,也因此容易取得更多好的專案,比如亞洲的另一個大都市將與Bosch合作。不僅是城市需要車輛用於客運,Bratzel表示,包括郵政、包裹和貨運服務也是潛在客戶群。客戶透過這些零組件供應商,取得「德國製造」的系統,還少了來自汽車業者因品牌所開出的附加價值費用。
顧問公司Roland Berg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移動服務專用車輛需求量約100萬輛,到2025年,將增加到250萬輛新車。Roland Berger的合夥人Jan-Philipp Hasenberg表示,這其中中國市場至少佔60%,而歐洲和美國市場也將持續成長。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市場,製造商不應輕忽。波士頓顧問公司也預估,此一產業將投入高達1.8兆美元規模,達到粗估2035年總計7,200萬輛自駕出租車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