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是世界工廠,工資低廉,國際企業爭相前往中國投資設廠。但風水輪流轉,中國一些紡織企業近年已經開始往美國設廠,把生產工作外包給美國。中國外包美國製造的紗線和線軸,未來可能因原料產地,享受TPP優勢。
哪個地方勞力便宜就把服裝生產外包到那裡,這不稀奇。當美國服裝企業紛紛把生產挪往印度、孟加拉、越南和中國,成衣工廠似乎已在美國銷聲匿跡。
光是去年,中國輸出到美國的成衣價值就高達300億美元。中國工廠長年受美國照顧,如今似乎開始投桃報李,或者該說是風水輪流轉?中國多家企業正將工廠移往能源、棉花原物料和工資低廉且運輸便利的地方,如中國紡織企業科爾集團(Keer Group)工廠就落腳南卡羅來納州印地安蘭德。
Quartz報導,《紐約時報》記者前往科爾集團在南卡佔地約2.14萬平方公尺的紡紗廠。科爾集團董事長朱善慶2013年宣佈:「在尋找設廠位置時,南卡羅來納州迅速成為我們的首選。原因包含這裡有優秀的勞動力人才,臨近棉花主產地,也具備進出港口的便捷性。」
雖然南卡的薪資還是比中國高一些,但低價能源、低成本的原料棉、當地稅率補貼等,都提升紡織企業在美生產優勢。
長年觀察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紐約「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分析師韓尼曼(Thilo Hanneman)說,科爾集團斥資2.18億美元在南卡設立棉紡廠只是中國企業近期將生產大量外包至美國的例子之一。
另一家中國公司近期也在南卡設立聚酯纖維工廠,利用回收的飲料瓶子製造纖維物質。目前已至少有20家中資製造商將北卡和南卡州當作生產基地。榮鼎集團研究也顯示,那些提供棉紗等基礎物料的企業,特別嘉惠南卡州。
韓尼曼的報告指出,這絕對稱不上是美國製造業的榮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當前直接投資美國的比例上,製造就佔了1/3,且中資企業在美僱用的員工數量也極速攀升。
科爾集團用的棉花雖長在美國,也是在美國紡紗,不過那些服裝成本最終還是不太可能標上「美國製造」(Made in the USA)。但這些紗線仍會受惠於「美國產」,雖然科爾集團目前是將這些線軸運至亞洲各地的紡織廠和服裝廠,但正因為原料來自美國,按照貿易協定規定,未來這些線軸還可能賣給墨西哥、中美洲和和加勒比海地區的服裝廠,甚至受惠於談判中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美國每年進口超過850億美元服飾和紡織品,因此不管科爾集團將那些南卡工廠生場的線軸送到哪裡去,這些產品都可能最終輾轉回到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