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興起推動「智慧生產」的浪潮,臺灣不落人後,推行生產力4.0科技發展方案,和各國政策最大差異之處,就是除了製造業之外,還加入服務業與農業。
未來工廠裡,舉目所及的不是動作制式化的作業員,而是在生產鏈上操作電腦的管理員,仔細一看,胸前名牌上寫著「生產經理」(Production Manager),動腦、知識性的工作,讓年輕人能為工作注入熱忱;消費者在購物結帳時,店員根據全通路服務串聯起的資料,順口提醒消費者家中的衛生紙、醬油可能不夠了,或許可以趁這次補齊,而消費者眼底的驚訝,是店員成就感的來源;綠油油的稻田裡,科技農夫坐在裝有冷氣、高級音響的農機裡,睥睨著自己管理50公頃的土地,手上拿著一臺平板電腦,播種、收成、販售的排程,都在裡頭一覽無遺。
以上三個由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組成的工作畫面,是行政院「生產力4.0科技發展方案」擘劃的美景。行政院在今(2015)年6月4至5日兩天,召開「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邀請產、官、學界的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共同針對生產力4.0的議題進行腦力激盪,也展現政府對生產力4.0的重視。會議結論形成「生產力4.0推動方案」,之後會提到科技會報大會中討論,通過後,便放在行政院2017年的概算中,再變成預算。以下是本刊為這場會議作的整理、節錄。
現今世界已經呈現嶄新樣貌,經濟部次長沈榮津指出,市場快速變化、製造版圖重新洗牌、資源與環境課題、人均產值成長趨緩和勞動人力不足等原因,都是全球產業面臨的問題。包括德國喊出的「工業4.0」、美國的「AMP計畫」、中國大陸的「製造2025」,還是臺灣的「生產力4.0」,都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吳明機則一語道破臺灣的難題。從今年開始,臺灣勞動人口比例開始往下掉,如果不提升生產力,未來的經濟發展會有問題,進口外國勞工或許可以短期解決問題,但並非長久之道,還是要靠「智慧生產」這樣的長遠安排,以提升生產力。生產力4.0的核心價值是「智慧化」,而推動生產力最重要的,吳明機認為,是要讓「人」的角色進來。過去企業計算績效都是以營運來看,但現在要讓員工的角色進入,計算每個員工的生產力,員工不再被當成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而是生產線上的「管理者」。
發展關鍵技術 成生產力典範
至於實施的路徑,吳明機表示,臺灣在推動製造業的生產力4.0上,除了結合德國的網宇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和美國AMP計畫強調的資通訊加值服務之外,還要加入「日本元素」,「不只是提升技術,精實管理也很重要。」因此,待物聯網、大數據、雲端系統等關鍵技術發展成熟後,臺灣希望十年內能成為亞太地區優質生產力的典範。
不過吳明機也提到,歐美許多企業因為規模夠大,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Ecosystem),但臺灣中小企業多,所以要先組服務團,服務團會將中堅企業領頭的業者組成生態系統,在某個領域形成典範後,才能移轉、擴散,如同行政院長毛治國強調,臺灣自行車產業成功的A Team模式,就是生產力4.0學習的目標。
另外,還要和先進國家鏈結,促進國內外業者合作,吳明機表示,西門子、IBM等國際大廠都有興趣和臺灣廠商合作,他們確實在系統整合方面有很好的經驗,但臺灣在各領域有固有的專業技術,能和大廠互補。
除了製造業之外,臺灣生產力4.0和德國工業4.0的最大差異,就是臺灣還納入「服務業」與「農業」。過去十年,臺灣服務業成長停止,生產力普遍較製造業低,生產力低導致薪資無法增加,因此服務業推動4.0升級也是大勢所趨。
推新服務型態 全面滿足消費者
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陳秘順認為,由於臺灣中小型業者在創新活動經營上的動能相對不足,服務業對消費者的需求掌握、行為分析投入較少,反而較關注個別通路,忽略了其他通路的消長移轉,物流部分也偏重B2B,B2C較少,但現今的消費趨勢走向「少量多樣」,消費者的這項需求必須被滿足。因此,服務業4.0要推動的,就是「全通路整合」的新服務型態,希望運用行動智慧終端,整合實體店家、電子商務、電視購物、社群商務等虛實行銷通路,提供消費者優惠、便捷、安全的購物體驗。
農委會科技處處長盧虎生指出,生產力4.0在農業的運用,不僅可以解決農村勞動人口老化、不足的問題,將科技導入農業,還能達到精準生產與環境永續。農業4.0的關鍵在「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目前,臺灣發展智慧生產與服務應用已有一定優勢,小型農機的成功經驗,奠定相關機械化與自動化的基礎;花卉與蔬果設施栽培模式與相關環控整合技術,也逐步發展;加上環境感測共用元件普及,能協助農業智慧生產環境監控。數位服務方面,臺灣資通訊網路產業發達,農村3G、4G覆蓋率高;推動產銷履歷更見成效。農業接下來要作的,是注入感測、智能機器裝置、物聯網、大數據等前瞻技術,真正完整建構智慧農業產銷與數位服務體系。
在生產力4.0中,優先推動的七大產業,分別是3C、金屬加工、工具機、運輸、食品、物流與醫療。舉例來說,金屬加工業面臨嚴重缺工問題,雖然廠商積極改善生產製程,但勞動人口不願意投入,必須改採智慧化生產,鑄造業也朝此方向規劃;在食品業推動生產力4.0,能減少人為在生產線上的碰觸,掌控食品安全更容易;運輸工具除了傳統製造車輛、自行車,更大的發展是未來智慧聯網的趨勢。雖然政府挑選七大產業作為優先推動領域,但吳明機強調,挑選這些重點領域作為典範,是因為會產生立即效果,能當作示範案例,未來不會因為挑出這些產業,而排斥其他行業。
加強產學連結 要跨領域人才
對企業老闆和勞工來說,「人才」與「人力」是發展生產力4.0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企業老闆關注的是,推行生產力4.0政策後,臺灣需要什麼人才?人才要如何尋覓?一般來說,學校對專職工程開發人員的訓練,少則三年、多則五年,但根據經驗,剛從學校出來的工程人員,無法立即到客戶端應用,仍然需要時間熟練,代表產業和教育之間存在差距。
面對這樣的差距,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思伶表示,工業革命從3.0邁向4.0,產業從自動化走向智動化,需要能整合運用感測器、大數據分析、智慧機器人及物聯網的技術,以及預測、配置、應用管理的跨領域人才。對於未來人才的培訓,科技部、教育部、經濟部、勞動部彼此之間會聯繫、整合,再進行適當分工。另外,加強產學連結、辦理職訓課程、建立專業及跨領域能力鑑訂製度等,都是生產力4.0下培育人才的重點。
創新工作型態 管機器有成就感
而勞工最關心的,則是他們會不會因為被機器取代而失業?吳明機坦然面對這個從工業4.0推出之時,就一直被討論的問題,「講到智動化都會想到員工的失業問題,因為當中牽涉許多機器設備。」他強調,過去臺灣推動每十年一次的生產力計畫,至少在製造業裡,幾乎沒有勞工因此失業的情形。
吳明機以德國為例,「德國推動工業4.0也是盡量要留住員工,讓員工的角色從生產作業員變成機器管理者。我們看到就業結構在改變,進入職場的大學生不選製造業,所以工作型態要變成『管理』,而不是單純操作機器,唯有管控機臺,才能讓製造業人口結構在臺灣發展。德國沒有受到太大的景氣影響,就是因為製造業總是維持一定比例,臺灣未來經濟要發展,製造業就要維持固定比重。」
目前,各產業對生產力4.0的接受程度,以製造業來說,由於國際性的廠商較能感受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因此會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像是上銀科技、研華科技,都是生產力4.0的先鋒。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表示,上銀是機器人製造者,臺灣食品業者已經有人引進,因為機器人是幫廠商量身打造,所以人力供不應求,未來極有發展機會。而臺灣現在需要的,就是像上銀、研華這樣的中堅企業,扮演帶頭角色,將生態系統一個個帶起來。
至於服務業方面,生產力4.0是全面、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全通路,但早在2011年,就有服務業者投入雲端、物流等個別領域的智動化,所以廠商其實是動起來的。而農業的部分,盧虎生表示,現今開始向廠商解釋農、畜、漁的智慧生產,需要什麼關鍵技術,包括作物生產、漁業、畜產業的廠商,都對有機會提升生產力這件事感到興奮;數位服務因為臺灣農村網路覆蓋率高,先前便有實例,但如何連結生產端,提高產品在消費者面前的透明度,也在進行中。
吳明機強調,不管是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生產力4.0政策會依產業別的不同特性,給予不同的解決方案。
關於製造業
臺灣從今年開始,勞動人口比例開始往下掉,提升生產力勢在必行。
關於服務業
現今的消費趨勢走向「少量多樣」,推動全通路整合的新服務型態,能滿足消費者的這項需求。
關於農業
科技導入農業,不僅能精準掌控生產,還能幫助環境永續。
生產力4.0大哉問
Q:生產力4.0政策是什麼?
A:為了解決市場快速變化、勞動人口不足、人均產值成長趨緩等全球產業面臨的問題,行政院提出「生產力4.0科技發展方案」,核心價值是「智慧化」。和德國工業4.0、美國AMP計畫不同的地方在於,臺灣除了製造業之外,還納入服務業與農業。
Q:生產力4.0政策如何執行?
A:製造業會先組服務團,再將中堅企業領頭的業者組成生態系統,之後形成典範的移轉、擴散。服務業則要打造「全通路整合」的新服務型態,運用行動智慧終端整合實體店家、電商、電視購物等,滿足消費者需求。農業要投入感測、智能機器裝置、物聯網、大數據等前瞻技術,建構智慧農業產銷與數位服務體系。
Q:生產力4.0需要什麼人才?
A:能整合運用感測器、大數據分析、智慧機器人及物聯網的技術,以及預測、配置、應用管理的跨領域人才。
Q:實施生產力4.0政策後,勞工的工作會被機器搶走嗎?
A:勞工的角色會轉型,從過去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變成生產線上的「管理者」。藉由管理機器,也能從中產生成就感,所以勞工的工作基本上不會被搶走。
▲在智慧化的浪潮上,臺灣需要利用類似上銀科技這類中堅企業作領頭羊,建立生態系統。
▲全通路整合的服務型態,串聯實體店家、電子商務等虛實行銷通路,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
▲農業4.0的關鍵在「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將科技導入生產,能幫助環境永續與達到精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