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各國植物工廠技術不同 首重環境改良

2013-07-10 14:088640
 

各國植物工廠技術發展大不相同,因應不同氣候、設備等進行改良,其中又以日本植物工廠發展環境與台灣植物工廠發展環境最為相近。

     以荷蘭的植物工廠來說,多以栽種花卉、香草為主,目前荷蘭多數的植物工廠仍以陽光型為主,但因高緯度的地理位置,晝短夜長,多採用高壓鈉燈進行補光。荷蘭是目前植物工廠發展最好的國家,最新發展的園藝作物永續節能溫室生產技術與應用,結合了LED等人工光源的光照技術、光質、光通量,以及遠端自動監控系統等,有效提升生產品質。未來荷蘭的植物工廠發展目標是溫室村(Zonneterp)的概念,其中重複利用的概念,節省能源及水源,達到自給自足。

     而為解決城市二氧化碳日益嚴重問題,美國Despommier教授提出在城市中建造大型建築農場,除可吸收二氧化碳,還可利用城市汙廢水來灌溉食物,一樓可以開設賣場和餐廳,直接讓消費者使用,也同時節省運送時的費用和排碳量。也就是說,北美國家正朝向垂直立體農業建築的方向發展,這點對於台北市這種寸土寸金的都市並不具效益,但在偏遠地區或廢棄工業大樓,的確可以進行改良,重新啟用,不僅可減少土地利用,也可增加栽種密度。

     亞洲國家以日本發展最為快速,但中國大陸和韓國也急起直追。這三個國家都有一共通點,就是政府積極補助,其中以日本最早,在2009年便針對植物工廠提出高達150億日圓補助,而大陸也在「十二五計畫」中,列有獎勵精緻農業,韓國政府則是在電力支出及設廠上提供優惠

     反觀台灣,政府不但沒有直接補助方案,還有休耕補貼,農家不種田也可以領錢,因此目前許多農田休耕,自然導致台灣農產品自給率不足;加上台灣缺少農企業,植物工廠難以發展。目前全球植物工廠成本都比農地耕種高,若無政府補助實在難以發展。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Introduction of IHK2025 Grand Opening Awaits This Spring Korea No.1 Horticulture Industry Platform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e Goyang Korea(IHK) is gearing up its grand opening this spring. Since 1997, the organizer, Goy

02025-0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