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電子零組件拉抬 2月工業生產年增20.34%

2020-03-25 15:281580
 

統計處表示,工業生產指數雖然上月逢農曆春節基期低,但因為受到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干擾,2月仍較上月減少1.85%,其中製造業減少1.89%;經季節調整後,工業生產減少5.16%,製造業減少7.99%。累計1至2月與上年同期比較,工業生產增加7.85%,其中製造業增加8.27%。

從製造業綜合分析,2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3.97,較上年同月增加21.12%,主因去年同期逢春節比較基數偏低所致;累計1至2月指數創歷年同期新高,較上年同期增加8.27%,為近3年同期最大增幅,延續108年11月以來之成長走勢。

從製造業產業類別分析,電子零組件業表現最為亮眼,累計1至2月生產指數118.38,創歷年同期新高,較上年同期增加24.4%,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之主要貢獻,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38.11%,主因受惠於5G 基礎建設、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加上去年同期部分業者因原料瑕疵干擾生產進程,比較基數偏低,致晶圓代工、IC 封測等產量明顯增加;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年減10.60%,主因部分業者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生產進度,大尺寸面板續呈減產所致。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也表現成長,累計1至2月生產指數132.40,創歷年同期新高,較上年同期增加9.6%,主因受惠於手機朝多鏡頭規格發展,致行動裝置鏡頭、光學元件等顯著增產,加上因美中貿易摩擦及雲端應用需求增溫,帶動網通產品、伺服器等廠商擴增國內產能所致。

傳統產業則續受美中貿易紛擾影響,加上武漢肺炎疫情干擾產銷秩序,部分廠商調整產量因應,致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基本金屬業及化學原材料業分別年減13.89%、2.64%、2.33%及0.05%。

展望未來,統計處指出,5G 通訊、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增溫,以及臺商回臺擴增國內產能之趨勢延續,雖有助於挹注國內製造業之生產,惟近期隨武漢肺炎疫情擴及全球、國際油價急遽下跌,恐將衝擊國際間之生產、投資與消費步調,進而干擾我國生產動能,亟需密切關注並妥為因應。

另根據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為今年3月生產量將較2月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4.2%,持平者占68.3%,減少者占17.5%,以家數計算之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8.4,按產值計算之動向指數為52.7,預期3月生產指數將較2月增加。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全球供應短缺及原物料成本上漲加劇通膨風險
彭博社5月4日報導,全球半導體、鋼鐵、木材及棉花等原物料供應短缺,歐美製造商雖盡力補足商品庫存,滿足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惟

02021-05-11251

全球供應緊縮衝擊經濟復甦
後疫情時代中,先進國家的問題似乎比較容易解決,但是全球供應鏈所遭遇的瓶頸卻導致所有產品的製造短缺。如今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

02021-05-1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