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美中貿易戰 華人食品成本漲20%

2018-12-24 11:163040
 東方食品商會發言人周曉濱16日說,90天延長期是美方找台階下,因代價太高。目前2000億商品被徵收10%關稅,很多進口商因為已經擔心加稅到25%,搶著擠占倉位,貨運供不應求,運費漲價近九成,關稅和運費上升的疊加因素,致華人常用食品成本普遍上漲20%,因商家吸收部分成本,終端售價上漲10%以上。
 
周曉濱說, 2000億產品涵蓋建材、服裝和食品。華人常用食品有醬油、海鮮、果汁、罐頭、叉燒包麵粉等。剔除在外、不加稅的有iPhone、某些藥品,蠔油,木筷,塑膠叉、湯匙等。本來進口貿易商年底就生意繁忙,今年又普遍擔心關稅明年上漲,所以趕在加稅前一窩蜂訂購貨運倉位,致運費上漲。
 
根據貨運協會的通知,運費在9月、10月和11月三連漲,以20呎的貨櫃為例,每次運費上漲900元,而以往繁忙時最多漲200元。他的公司因長期合作,有部分折扣,但運費從7月的1145元提高到如今的2145元,上漲幅度為87.3%,近九成。運費和關稅的累積效應,讓進口成本至少增20%。最好笑的是,因為進口商搶著進貨,貿易戰之後美中貿易逆差反而增大。
 
周曉濱說,以從中國進口的一款醬油為例,主要批發給超市、華埠雜貨店和專門從事餐廳批發生意的經銷商。10月就通知商家成本漲價,估計出售成本至少提價10%。有的大超市在標價時預留稍多的毛利潤空間,又有庫存,所以可能不會馬上提價,將上漲成本吸收,且要將累積貨物趕快賣出、回流資金。假若在屋崙華埠經營的商家,可能很快更換價格標籤,因易於操作。
 
周曉濱分析,最受傷的是華人餐館。
 
進口的麵粉、馬蹄片、竹筍、醬料、醬料、乾蒜、香菇、辣椒,樣樣都漲價。餐廳是大批採購,一箱醬油可能漲價3元,馬蹄片漲價2元,加起來不得了。特別是餐廳換菜單要重新設計,印刷麻煩,可能花費上千元成本,所以有的不漲價,「但有老闆向我抱怨,撐得很辛苦。如果有餐廳換了菜單,極可能漲價。現在商家都在觀望,希望貿易戰短期結束,萬一兩國達成協議,成本下調,又要變回原來菜單,他們擔心改來改去瞎費功夫。」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波蘭成衣大廠LPP公司銷售劇減並縮減其商店租賃
在5月的前3個星期,波蘭成衣大廠LPP公司實體商店的銷售額衰退80%以上。

02020-05-25285

Walmart第一季網路銷售大幅成長
總部位於阿肯色州Bentonville、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截至4/30的第一季財報,利潤和銷售額激增,網路銷售大幅成長74%,門市銷售因食品、美容保健銷售強勁而提高10%。

02020-05-22276

疫情擴大美零售商間之差距
疫情擴大美國零售商間的差距,有些零售商持續吸引消費者,有些零售商則失去顧客,並加速財務體質不佳的零售商宣布破產保護。

02020-05-22277

線上雜貨領軍讓美四月電商銷售暴漲近五成
COVID-19大流行會促進電商業績成長,本是可預料的事,但Adobe的《數位經濟指數》最新數據顯示,大爆發竟成了另個黑色星期五。

02020-05-20198

美零售龍頭Walmart第1季財報表現強勁
美零售龍頭Walmart於本(19)日公布強勁地第1季度(截至4月30日) 財報,電子商務銷售額成長74%,同店銷售額增長約10%,超出華爾街預期,惟該公司仍撤回本年度財務預測。

02020-05-20182

瑞典家具製造商IKEA公司在波蘭Wielbark的工廠將裁員10%
瑞典家具生產商IKEA公司位於Szczytno附近Wielbark的生產工廠將裁員10%。

02020-05-19225

資訊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美4月份零售下跌16.4% ,創最大降幅
美國因疫情居家避疫、企業關閉及裁員, 4月份美國零售銷售額暴跌,並打破3月所創下的紀錄。

02020-05-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