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水稻、小麥;其它糧食作物有馬鈴薯、甜薯、香蕉、大蕉、甘蔗;耐旱作物包括木薯、高粱、粟米。主要出口農作物為咖啡、棉花、腰果、菸草、茶葉、劍麻、除蟲菊、丁香。其他出口作物包括各類油料作物、豆類、香料、可可和裝飾花卉等。
該國農業產值佔全國GDP 30%,務農人口佔全國總人口80%,大多數為小型農戶,但受限於乾旱、病蟲害、相關設備投資低落等因素,導致生產力低落。所幸藉由 Global programme on 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 (CSA)的協助,近年來情況有所改善。在2011年時,一年收成三次馬鈴薯為天方夜譚,但現在藉由農耕法的精進及高品質的種子,使產量增加三倍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坦國農業部副部長Mary Machuche Mwanjelwa 即強調對於農業生產力的投資以及農耕法的進步(如灌溉系統的擴建與改善、作物栽培研發),將帶動國家周邊產業的發展。政府目前進行第二階段的農業發展計畫,即期盼在2025年時能確保坦國的糧食安全。農業部部長Charles John Tizeba於近日表示該國對肥料的需求不斷上升,光去年即運用8萬6千公噸的尿素。他指出,今年的目標是確保肥料供應上升至20萬公噸。 坦國總理Kassim Majaliwa也表示希望國內大學畢業後能夠投入農業生產活動,以農業驅動產業工業化的目標。為此,三蘭港大學已設立農漁業相關學院,希望以此培育專業人才。
今年二月底,土耳其出口商業公會祕書長Ozkan Aydin率領團隊參加三蘭港的商業論壇。他表示此行旨在尋求坦國農業合作夥伴以及投資機會, 希望藉由農業機械以及相關科技的展示,能讓坦國農民運用提升產出。對此,坦尚尼亞商工會表示此舉將有助於增進雙邊貿易。依據Tanzania Agricultural Trade Information Centre資料顯示,坦國對於收割機、打包機、割草機、曳引機、耕犁機、旋耕機、挖掘機、圓盤耙、聯合收割機、飼料收割機、割草機、施肥機等農業機械設備需求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