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我農訪團赴美採購900億 平衡貿易差額

2017-09-15 16:162610
台灣農訪團十三日與美方簽採購意向書。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台灣農訪團十三日與美方簽採購意向書。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2017年中華民國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農訪團)與美國相關穀物協會簽署採購意向書,採購項目包括黃豆、小麥、玉米,金額近卅億美元(約台幣九○八億元),身兼團長的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除了台灣需要這些美國農產品,也是平衡台灣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差額,採購案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駐美代表處表示,台灣是美國小麥第五大輸出市場、美國玉米與黃豆第六大輸出國;農訪團每兩年訪美一次,今年是一九九八年以來台灣第十一度組農訪團訪美。
 
農訪團自十一日至廿二日訪美,黃金城十三日在華府表示,他已拜訪美國務院、農業部等部會,期間談及美豬與美牛問題。黃金城說,台美對於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存在認知差異,雙方政府會共同合作處理此問題,需要足夠時間讓台灣民眾了解其安全性。
 
黃金城說,有關美豬與美牛,在美國農業部「談非常非常多」,在國務院也談了美豬與美牛問題;基本上美豬與美牛問題長期存在,科學證據與台灣民眾的想法還有一些差距,未來台美政府會共同合作處理。至於所謂共同解決此議題,就是兩國之間逐漸磨合,這需要時間,但沒有設時間表。
 
黃金城說,目前台灣豬肉完全未含萊克多巴胺,但美豬含有萊克多巴胺;依國際食品法典規定,牛豬萊克多巴胺殘留上限為十ppb,但沒有讓台灣民眾有足夠時間了解這個藥物對人健康問題。「我覺得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台灣的老百姓了解這個(指萊克多巴胺)的安全性。」黃金城說。
 
至於台美政府是否透過「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處理美豬與美牛問題?黃金城回應,不見得一定是TIFA,農委會與美國農業部有很多機會談判關於農產品的交易問題。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英國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敦促政府在《貿易法案》中增加保護食品標準
上週《農業法案》(Agriculture Bill)修正案未能在英國下議院通過,由英國農民工會(NFU)領導的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繼續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確保未來任何貿易政策均按照自由貿易協定進口商品的生產條件符合或高於英國法律目前所採用的更高的動物福利、食品衛生和植物健康標準。

02020-05-22275

智利葡萄酒產業估計,受COVID-19大流行影響,今年出口將下降20%
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COVID-19大流行衝擊全球經濟,估計今年智利葡萄酒出口將下降20%。

02020-05-18286

英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降低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意見分歧
為與美國政府達成貿易協議,由英國國際貿易大臣Liz Truss領導的英國政府國際貿易局(DIT)一直在準備向美國談判代表提供“稅務優惠”,以降低某些農產品的進口關稅。

02020-05-15288

新加坡食品局為建屋局多層停車場九個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新加坡食品局為全島九個建屋發展局多層停車場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02020-05-14216

加拿大政府撥款2.52億加元於農業食品業 穩定糧食市場
加拿大總理小杜魯道於本(109)年5月5日宣布針對新冠病毒疫情受創的農民和農業食品業提供2.52億加元之補助。

02020-05-12229

巴西農業部評估COVID-19危機後農業貿易將發生變化
巴西農業部評估在COVID-19大流行後,全球將興起農業民族主義,產生更大保護主義,高端市場將尋求當地生產和糧食主權,從而降低進口,因此,巴西應擴大洽簽貿易協定,並塑造可靠的食品供應國之形象。

02020-05-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