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3D、大數據如何阻止全球糧荒

2017-02-03 10:402120
           

           

到2050年時聯合國估計全球將多出20到30億人口,但因氣候變遷農作物產量正以每十年2%的速度在減少,科學家現在已經開始思考,要如何用現代數位科技來預防全球性糧荒。
 
根據科技新聞網TechCrunch,可蒐集即時資訊、可隨時根據農作物情況採取行動的精密科技可能是其中一解決之道。物聯網公司Senet表示,現在大型農產公司已可利用感應器偵測土壤的溼度、作物成長情況和家畜飼料的殘量。這些科技使農夫不用在已太濕的農地上浪費水,農夫也可利用物聯網來減少水的消耗量並增加產量。IBM全球供應鏈專家Paul Chang認為,精密科技可增進食品工業的效率、成本和永續力,將產量極大化並將損失降到零。
 
運用天氣預測也是解決之道之一,IBM旗下公司Weather Company的Carrie Gillespie說,90%的農損都是天氣變化導致的,在全球氣候變遷之際,天氣對農業也越來越重要。若能好好運用天氣和土壤資料,就可知何時該灌溉、除蟲或施肥。
  
掌控天氣資訊也可增進農作物的收成和運送的效率,例如在田地比較不會被收耕機等的重量影響時進行收耕以及派工。若在道路多為泥土路的國家,下雨後輪胎容易因道路積水而卡住,掌控天氣資訊也有助於找出哪個運送路線比較不會遇上下雨,或是其他天氣變化。Gillespie說,這可幫助食物在運送過程中保持恰當溫度,不會因此腐壞而被浪費掉。
 
3D科技未來也可幫助人類減少浪費食物,3D科技新創公司BeeHex營銷長Jordan French說,水果在收成後必須經過儲藏、包裝和運送等過程,在之中為了保持水果新鮮必需耗費許多能源,但水果和蔬菜上到餐桌前就有16%因此這過程損失掉了。若水果在收成後能立即被製成乾粉狀物,就可輕易運送,最後再利用3D印表機將這些粉末製成全新、可口的形狀後食用。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英國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敦促政府在《貿易法案》中增加保護食品標準
上週《農業法案》(Agriculture Bill)修正案未能在英國下議院通過,由英國農民工會(NFU)領導的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繼續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確保未來任何貿易政策均按照自由貿易協定進口商品的生產條件符合或高於英國法律目前所採用的更高的動物福利、食品衛生和植物健康標準。

02020-05-22275

智利葡萄酒產業估計,受COVID-19大流行影響,今年出口將下降20%
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COVID-19大流行衝擊全球經濟,估計今年智利葡萄酒出口將下降20%。

02020-05-18286

英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降低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意見分歧
為與美國政府達成貿易協議,由英國國際貿易大臣Liz Truss領導的英國政府國際貿易局(DIT)一直在準備向美國談判代表提供“稅務優惠”,以降低某些農產品的進口關稅。

02020-05-15288

新加坡食品局為建屋局多層停車場九個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新加坡食品局為全島九個建屋發展局多層停車場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02020-05-14216

加拿大政府撥款2.52億加元於農業食品業 穩定糧食市場
加拿大總理小杜魯道於本(109)年5月5日宣布針對新冠病毒疫情受創的農民和農業食品業提供2.52億加元之補助。

02020-05-12229

巴西農業部評估COVID-19危機後農業貿易將發生變化
巴西農業部評估在COVID-19大流行後,全球將興起農業民族主義,產生更大保護主義,高端市場將尋求當地生產和糧食主權,從而降低進口,因此,巴西應擴大洽簽貿易協定,並塑造可靠的食品供應國之形象。

02020-05-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