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南向拚新農業 產值上衝434億元

2016-12-09 09:242470
行政院昨(8)日拍板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將以十大政策為重點主軸。為減少對大陸依賴,將先推動新南向,初步與越南、泰國、緬甸及印尼等國進行全面農業合作,糧食自給率4年將提升至40%與日韓一致,預計4年投入326.7億元打造新農業,至2020年拚農業產值434億元。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說,新農業創新方案以提升農民收入、增加糧食安全及及提升食品安全為三大主軸,並推出糧食安全、穩定農民收益、對地綠色給付、增加農產品內外銷多元十大重點政策及策略。
  
在穩定農民收益部分,曹啟鴻說,未來每戶專業農及新農民所得以每年輔導成長10%為目標,青年所得要從120萬元增至180萬元,鼓勵青年返鄉,10年扶植3萬名成功青農,一旦年所得提高,可鼓勵更多青農投入。
 
他還表示,未來要開設農業公費生及契合式產業人才專班,4年培育1萬2千名投入新農業。今年嘉義大學招收40人,明年有中興、台大、明道等大學加入,招收220個公費生名額,而宜蘭大學與另外10個私立大學也都要求要參與,未來還有高職也會加入。僑委會也將招收僑生來台成為青農生力軍。
 
農委會也要推動大糧倉計畫,活化休耕地面積,改種大豆玉米等非基改作物雜糧,種植面積2020年由7萬公頃提升10萬公頃,增加3萬公頃,創造180億元產值。
 
另為減少稻米生產過剩,採取對地綠色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並進,減少每年保價收購和休耕支出逾200億元沈重負擔。今年第2期作在六地區試辦,每公頃給付1萬元,明年第1期稻作擴至18鄉鎮,每公頃給付1.5萬元,預計2020年給付面積23.5萬公頃。
 
為推動農產品外銷,避免集中大陸,將以新南向為目標,進行人才交流、技術合作、生產、整廠輸出等,初步鎖定泰國、印尼、越南、緬甸等國。
 
另由台肥子公司成立台農發公司,作為推動農產品外銷及風災時專案進口蔬果的戰略,以外銷為生產導向,未來強化生產、集貨、品管、建立品牌及海外行銷以增加台灣農產出口,品項包括芭樂、香蕉、鳳梨釋迦、蝴蝶蘭等優勢主力產品,4年後外銷營業額達42億元,8年達100億元,農糧生鮮及冷凍產品外銷成長率4年要達40%以上。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英國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敦促政府在《貿易法案》中增加保護食品標準
上週《農業法案》(Agriculture Bill)修正案未能在英國下議院通過,由英國農民工會(NFU)領導的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繼續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確保未來任何貿易政策均按照自由貿易協定進口商品的生產條件符合或高於英國法律目前所採用的更高的動物福利、食品衛生和植物健康標準。

02020-05-22275

智利葡萄酒產業估計,受COVID-19大流行影響,今年出口將下降20%
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COVID-19大流行衝擊全球經濟,估計今年智利葡萄酒出口將下降20%。

02020-05-18286

英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降低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意見分歧
為與美國政府達成貿易協議,由英國國際貿易大臣Liz Truss領導的英國政府國際貿易局(DIT)一直在準備向美國談判代表提供“稅務優惠”,以降低某些農產品的進口關稅。

02020-05-15288

新加坡食品局為建屋局多層停車場九個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新加坡食品局為全島九個建屋發展局多層停車場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02020-05-14216

加拿大政府撥款2.52億加元於農業食品業 穩定糧食市場
加拿大總理小杜魯道於本(109)年5月5日宣布針對新冠病毒疫情受創的農民和農業食品業提供2.52億加元之補助。

02020-05-12229

巴西農業部評估COVID-19危機後農業貿易將發生變化
巴西農業部評估在COVID-19大流行後,全球將興起農業民族主義,產生更大保護主義,高端市場將尋求當地生產和糧食主權,從而降低進口,因此,巴西應擴大洽簽貿易協定,並塑造可靠的食品供應國之形象。

02020-05-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