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Uber 搶攻外送,加速台灣餐飲業質變

2016-12-01 10:153110
                 商周配圖
想吃鼎王麻辣鍋、咖啡弄下午茶?滑滑手機 App,40 分鐘內,就有 Uber 司機幫你送到家。現在,包含優步、電商龍頭 Amazon 都跳進來搶外送餐飲的大餅。 

台灣人到底埋不埋單餐飲外送的服務?以優步旗下的 UberEats 為例,其 11 月 15 日宣布進軍,首發就攻下火鍋霸主鼎王、新都里懷石料理等逾百家餐廳,在台開賣的首 4 日,合作店家平均每日外送訂單超過 100 筆,單日總訂單量衝破一萬筆。這個成績,是優步在香港推了一個半月才有的成果。
 
到底這群參與外送的業者,是如何看待這場餐飲革命,為什麼對「它」充斥著又愛又恨的糾結情緒?

這是趨勢,不做不行!
一加入,先被抽 3 成營收

先看跟外送業者空腹熊貓合作逾一年的欣葉日本料理。
 
中午時間一到,身穿橘色空腹熊貓制服的人員,夾雜在外帶人潮裡,2 分鐘內取完餐,立刻跨上摩托車趕往送餐。
 
欣葉營運長李彥賢表示,看好外賣商機,欣葉 2013 年開業的健康店,就設計專門的外賣區。目前外賣佔欣葉總營收比率,從 2 年前的 3% 成長到現在的 8%。
 
每月李彥賢會親自主持一次外賣市場變化檢視會議,還派 3 名員工專職經營外賣區,但精算後發現自營車隊經營成本高且不易管理,決定放棄。但這代表他與其他業者都要接受優步與空腹熊貓的遊戲規則:這群網路平台業者,會對餐飲業者抽取約餐費 3 成的佣金,另再對消費者收外送費。
 
除付出抽成代價,餐廳內部也要改變。3 年前加入空腹熊貓的人氣餐廳貳樓,就經歷長達 8 個月的震撼教育。
 
貳樓品牌長孫世光表示,最初抱持嘗鮮心態與人情請託,沒想到是一連串難題的開始。
 
餐廳重調菜單、包裝
尖峰時段出餐調度大考驗

首先,得重開外送菜單。孫世光表示,並非所有內用餐都適合外送,例如會融化的冰淇淋、放久口感會變質的鬆餅等,為了外送,貳樓先是得逐一檢視、刪修外送菜單。此外,外送餐盒也要重新改包裝。
 
外賣平台的經營其實遠比民眾用 Uber 叫車的運作還複雜。一個平台要連結餐廳、外送員與消費者三端。何況,消費者叫車跟叫餐的習慣不同,大家叫車的時間是分散的,但後者幾乎都是集中在中午與晚上吃飯的尖峰時段,這讓餐廳面臨更大的調度挑戰。
 
既然如此,大家為何還要相繼投入?「你不做,你慢慢就會消失在人海之中,」孫世光說。
 
衝擊!當網站即店面
黃金地段重要性日益遞減

UberEats 北亞區域總經理林敬賢分享在海外市場看到的變化,例如 UberEats 合作的澳洲漢堡連鎖店因此決定暫緩展店,把資源改攻外賣生意。「黃金店面」之於餐飲業的存在意義,越來越低。
 
首當其衝的,將會是原先賣便利性的飲食提供者。空腹熊貓台灣區執行長周禎洋亦指出,當什麼都能外賣,便利商店的鮮食跟街角的便當店,將逐漸失去市場利基。
 
外送趨勢確實將讓餐飲業走向兩極化。主打聚餐的 TGI Fridays 雖進攻外賣,但其董事總經理李宏智卻認為,人們到餐廳用餐,不只在意食物,還有店內的裝潢、用餐氣氛,這些仍是決戰關鍵。
 
台灣一年的餐飲產值約新台幣 4,200 億元,即便外賣生意現在僅分食約 5%,吃掉超過 200 億元的大餅,但即將撼動的版圖,卻將不僅於此。台灣人到底埋不埋單餐飲外送的服務?以優步旗下的 UberEats 為例,其 11 月 15 日宣布進軍,首發就攻下火鍋霸主鼎王、新都里懷石料理等逾百家餐廳,在台開賣的首 4 日,合作店家平均每日外送訂單超過 100 筆,單日總訂單量衝破一萬筆。這個成績,是優步在香港推了一個半月才有的成果。
 
到底這群參與外送的業者,是如何看待這場餐飲革命,為什麼對「它」充斥著又愛又恨的糾結情緒?
 
這是趨勢,不做不行!
一加入,先被抽 3 成營收

先看跟外送業者空腹熊貓合作逾一年的欣葉日本料理。
 
中午時間一到,身穿橘色空腹熊貓制服的人員,夾雜在外帶人潮裡,2 分鐘內取完餐,立刻跨上摩托車趕往送餐。
 
欣葉營運長李彥賢表示,看好外賣商機,欣葉 2013 年開業的健康店,就設計專門的外賣區。目前外賣佔欣葉總營收比率,從 2 年前的 3% 成長到現在的 8%。
 
每月李彥賢會親自主持一次外賣市場變化檢視會議,還派 3 名員工專職經營外賣區,但精算後發現自營車隊經營成本高且不易管理,決定放棄。但這代表他與其他業者都要接受優步與空腹熊貓的遊戲規則:這群網路平台業者,會對餐飲業者抽取約餐費 3 成的佣金,另再對消費者收外送費。
 
除付出抽成代價,餐廳內部也要改變。3 年前加入空腹熊貓的人氣餐廳貳樓,就經歷長達 8 個月的震撼教育。
 
貳樓品牌長孫世光表示,最初抱持嘗鮮心態與人情請託,沒想到是一連串難題的開始。
 
餐廳重調菜單、包裝
尖峰時段出餐調度大考驗

首先,得重開外送菜單。孫世光表示,並非所有內用餐都適合外送,例如會融化的冰淇淋、放久口感會變質的鬆餅等,為了外送,貳樓先是得逐一檢視、刪修外送菜單。此外,外送餐盒也要重新改包裝。
 
外賣平台的經營其實遠比民眾用 Uber 叫車的運作還複雜。一個平台要連結餐廳、外送員與消費者三端。何況,消費者叫車跟叫餐的習慣不同,大家叫車的時間是分散的,但後者幾乎都是集中在中午與晚上吃飯的尖峰時段,這讓餐廳面臨更大的調度挑戰。
 
既然如此,大家為何還要相繼投入?「你不做,你慢慢就會消失在人海之中,」孫世光說。
 
衝擊!當網站即店面
黃金地段重要性日益遞減

UberEats 北亞區域總經理林敬賢分享在海外市場看到的變化,例如 UberEats 合作的澳洲漢堡連鎖店因此決定暫緩展店,把資源改攻外賣生意。「黃金店面」之於餐飲業的存在意義,越來越低。
 
首當其衝的,將會是原先賣便利性的飲食提供者。空腹熊貓台灣區執行長周禎洋亦指出,當什麼都能外賣,便利商店的鮮食跟街角的便當店,將逐漸失去市場利基。
 
外送趨勢確實將讓餐飲業走向兩極化。主打聚餐的 TGI Fridays 雖進攻外賣,但其董事總經理李宏智卻認為,人們到餐廳用餐,不只在意食物,還有店內的裝潢、用餐氣氛,這些仍是決戰關鍵。
 
台灣一年的餐飲產值約新台幣 4,200 億元,即便外賣生意現在僅分食約 5%,吃掉超過 200 億元的大餅,但即將撼動的版圖,卻將不僅於此。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波蘭成衣大廠LPP公司銷售劇減並縮減其商店租賃
在5月的前3個星期,波蘭成衣大廠LPP公司實體商店的銷售額衰退80%以上。

02020-05-25285

Walmart第一季網路銷售大幅成長
總部位於阿肯色州Bentonville、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截至4/30的第一季財報,利潤和銷售額激增,網路銷售大幅成長74%,門市銷售因食品、美容保健銷售強勁而提高10%。

02020-05-22276

疫情擴大美零售商間之差距
疫情擴大美國零售商間的差距,有些零售商持續吸引消費者,有些零售商則失去顧客,並加速財務體質不佳的零售商宣布破產保護。

02020-05-22277

線上雜貨領軍讓美四月電商銷售暴漲近五成
COVID-19大流行會促進電商業績成長,本是可預料的事,但Adobe的《數位經濟指數》最新數據顯示,大爆發竟成了另個黑色星期五。

02020-05-20198

美零售龍頭Walmart第1季財報表現強勁
美零售龍頭Walmart於本(19)日公布強勁地第1季度(截至4月30日) 財報,電子商務銷售額成長74%,同店銷售額增長約10%,超出華爾街預期,惟該公司仍撤回本年度財務預測。

02020-05-20182

瑞典家具製造商IKEA公司在波蘭Wielbark的工廠將裁員10%
瑞典家具生產商IKEA公司位於Szczytno附近Wielbark的生產工廠將裁員10%。

02020-05-19227

資訊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美4月份零售下跌16.4% ,創最大降幅
美國因疫情居家避疫、企業關閉及裁員, 4月份美國零售銷售額暴跌,並打破3月所創下的紀錄。

02020-05-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