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ews
說起手術用機器人,最有名的是直覺手術(Intuitive Surgical )公司所生產的「達文西」(da Vinci),如今全球出貨 3,600 台,2016 年第二季出貨年增率高達 16%,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調查則顯示,美國外科醫師預期 5 年內將有 35% 手術用上機器人,較目前的 15% 大增超過一倍。在市場需求下,如今競爭對手群雄並起,準備挑戰達文西的寶座。
這波達文西的競爭對手,挑戰售價更親民、機器更靈巧、能進行更多種手術。醫療科技大廠美敦力(Medtronic)預期將於 2018 年中,在印度推出其手術機器人;嬌生(Johnson & Johnson)與 Google 投資的新創事業動詞手術(Verb Surgical)投資約 2.5 億美元於手術機器人計畫,致力打造更快與更容易使用的手術機器人;加拿大泰坦醫療(Titan Medical)則於 2016年推出售價低於達文西的「運動」(SPORT)手術機器人裝置挑戰市場。
而 TransEnterix 原本計劃自其先前產品「蜘蛛」微創腹腔鏡手術裝置(SPIDER Surgical System)進一步研發手術機器人 SurgiBot,但遭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否決,只好轉而專注於 2015 年以近億美元購併義大利 SOFAR 公司所取得的 ALF-X 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一台售價約 150 萬美元,還要再加上後續維護費用,但是美國醫療保險對機器人手術的給付,大多與其他微創手術如腹腔鏡相同,並沒有因為使用手術機器人而提升,即使如此,許多美國醫院仍然大舉添購,進行「軍備競賽」,因為,擁有諸如達文西這樣的手術機器人,是醫院的活廣告,可吸引病人前來,此外手術機器人也已經是新一代的醫 師的必備訓練。
如今手術機器人應用於癌症、泌尿科、婦產科、肝膽腸胃外科,進行諸如修補疝氣、胃束帶減肥手術、子宮切除術,以及在美國絕 大多數的前列腺切除術。使用手術機器人的醫師表示可減少疲勞,提升手術精確度,但也有醫師抱怨使用手術機器人開刀時間反而延長,因為要為達文西裝卸手術器 材花費不少時間,而這也成為新一代手術機器人在設計上可挑戰之處。
手術機器人必須能開刀開得比腹腔鏡手術還快,最好還能給予操作的醫師 「觸感」,也就是必須添加感測器與觸覺回饋技術,更需要提升攝影機的解析度,此外,價格要能降低,才能吸引尚未購買達文西的醫療院所,同時也才能說服已經 購買達文西的醫療院所轉換跑道。不過,製造達文西的直覺手術公司,也正在致力壓低成本與售價。
由於參與的各方都已經覺悟這將會是一場價格 戰爭,手術機器人的市場大戰將相當慘烈,不過嬌生與 Google 對投資的動詞手術,仍然抱持信心,認為手術機器人將是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廣大市場。這場挑戰達文西之爭,誰勝誰負難以逆料,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龍爭虎鬥 下,有意採購的醫療院所有便宜可撿了。

- 土耳其ASELSAN公司獲3,130萬美元機械式呼吸器訂單
02020-06-12
德州奧斯汀興建口罩工廠
02020-05-25297
拉丁美洲各國及地區首長因不同因素謊報武漢病毒疫情之嚴重性
紐約時報指出,歐美等國家疫情逐漸受到控制,而拉丁美洲疫情則直追歐洲,但拉美各項條件無法與歐美等先進國家比擬,已有數個城市陷入全球最危急的處境。
02020-05-22277
印度積極推動在地製造COVID-19防疫所需的個人防護設備(PPE)
印度紡織部長Smriti Irani於本(5)月18日表示,印度為對抗日益嚴峻的疫情,積極推動在地製造PPE,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
02020-05-22281
製藥公司AstraZeneca計劃於2020年9月生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
製藥公司AstraZeneca表示已達成至少4億劑的交易合約,且迄今為止已開發10億劑的總生產能力,其計劃於2020年9月運送第一批由牛津(Oxford)大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02020-05-22189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推動醫藥出口,促使新加坡4月非石油出口上揚9.7%
新加坡於本年4月7日起實行病毒阻斷措施至6月1日,對經濟造成不小的衝擊,經濟分析師原本對4月出口的中位數預測是下滑5%,但由於疫情推動醫藥出口,反而促使新加坡4月非石油出口上揚9.7%,連續三個月攀升,超乎分析師的預期。
02020-05-20199
歐盟擬將藥品生產回歸歐洲惟有困難度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5月13日報導,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產業供應鏈出現缺口,歐美製藥產業亦未能倖免,惟其衝擊不僅於經濟層面,更影響各國民眾生命及健康
02020-05-20183
日本政府預定6月在東京及大阪實施萬人抗體檢測
02020-05-1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