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熱銷千萬支 冰品掀土洋大戰

2016-07-25 14:472600
國人愛吃冰,據統計,台灣包裝冰品市場約在40億元左右,銷售數量逾2千多萬支,平均一支冰棒長度17公分計算,足足可以環島3.5圈。今年,冰品市場依舊呈現土洋大戰格局,進口冰大舉壓境,本土冰品則仍由長青經典款的杜老爺、曠世奇派系列、義美、小美、百吉領軍,力拚外來軍團的冰海戰術。
 
冰品淡旺季差異相當明顯,最高月分與最低月分可以差距16倍之多,每年賣場在3月就會開始訂貨,4月上架銷售,且在中秋節後,促銷大清倉,價格才會崩跌。不過,今年天氣異常、景氣低迷,「雙氣雙殺」,使得冰品價格提早鬆動。
 
冰品業者指出,陰晴不定的天氣,可說是冰品的最大殺手,今年4月天氣沒有預期來的熱,市場買氣就跟冰品一樣地「冷」,部分賣場備貨太多,當時只好進行折扣大促銷,刺激買氣,形成變相價格戰;即使到5月中旬以後,天氣爆熱,買氣增溫,但冰品行情已跌,根本回不去了。整體來看,折扣戰讓冰品價格較去年便宜1至2成。
 
據市場調查顯示,台灣一年約有50款的新口味冰品上市,但,今年新品不多,且由於食物會記憶在人腦中,一般新品其實不容易打敗長銷品,像是小美的黃杯、杜老爺的曠世奇派系列、義美的紅豆冰棒、百吉的布丁蘇打冰棒等等,擁有廣大粉絲,基本盤相當穩固,價格欲跌不易。
 
此外,市占第一名的曠世奇派系列產品在去年銷售量就能疊成3,400座台北101,環島1.5圈。
 
業者分析,CVS(超商)是冰品的指標性通路,長年販售,沒有下架,而量販店雖然也沒有下架,但是銷售明顯會有淡旺季之分,架面也會做挪動。今年超商龍頭7-ELEVEN大舉引進國際冰品,冰櫃上陳列的進口與本土冰品的比重已從過去的4比6,演變成6比4,期望能提高客單價。
 
至於量販店方面,架面上大都以本土冰品牌為主,雖然也有引進不少進口冰品牌,但仍以哈根達士最突出。業者表示,吃冰是一種衝動型的購買,便利店可以高單價、盒裝的進口冰銷售,量販則是桶裝冰品居多,價格及品牌知名度依舊是消費者考量的重點,因此,即使今年進口冰品比例提高,但仍不敵本土品牌的優勢。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波蘭成衣大廠LPP公司銷售劇減並縮減其商店租賃
在5月的前3個星期,波蘭成衣大廠LPP公司實體商店的銷售額衰退80%以上。

02020-05-25285

Walmart第一季網路銷售大幅成長
總部位於阿肯色州Bentonville、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截至4/30的第一季財報,利潤和銷售額激增,網路銷售大幅成長74%,門市銷售因食品、美容保健銷售強勁而提高10%。

02020-05-22276

疫情擴大美零售商間之差距
疫情擴大美國零售商間的差距,有些零售商持續吸引消費者,有些零售商則失去顧客,並加速財務體質不佳的零售商宣布破產保護。

02020-05-22277

線上雜貨領軍讓美四月電商銷售暴漲近五成
COVID-19大流行會促進電商業績成長,本是可預料的事,但Adobe的《數位經濟指數》最新數據顯示,大爆發竟成了另個黑色星期五。

02020-05-20198

美零售龍頭Walmart第1季財報表現強勁
美零售龍頭Walmart於本(19)日公布強勁地第1季度(截至4月30日) 財報,電子商務銷售額成長74%,同店銷售額增長約10%,超出華爾街預期,惟該公司仍撤回本年度財務預測。

02020-05-20182

瑞典家具製造商IKEA公司在波蘭Wielbark的工廠將裁員10%
瑞典家具生產商IKEA公司位於Szczytno附近Wielbark的生產工廠將裁員10%。

02020-05-19225

資訊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美4月份零售下跌16.4% ,創最大降幅
美國因疫情居家避疫、企業關閉及裁員, 4月份美國零售銷售額暴跌,並打破3月所創下的紀錄。

02020-05-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