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推亞洲矽谷 生技大老:應有新思維

2016-07-05 08:522900
五大創新產業執行策略靜悄悄,生技醫療業界也憂心!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表示,矽谷的強項是心態、創新,不是園區概念,政府對亞洲矽谷的推動應有新思維;中天集團董事長路孔明也認為,生技產業的能量還是非常巨大,不應讓單一的浩鼎事件波及,資本市場要防弊,更應該要興利。
 
張有德認為,在矽谷大家都不相信第二,蘋果、facebook、Google、雅虎這些開啟產業先鋒的公司都來自於矽谷。在矽谷車庫、客廳就可以創業,這個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即可知在矽谷創業風潮是多麼火熱!年輕人隨時都會有新發想,無時無刻都想創業,因此,台灣要創造的是年輕人勇於作夢挑戰的環境,是心態的改變,而非只是建置園區。
 
他強調,創新產業的發展是連架構和商轉都要新的模式,即使是授權也可以多元的發展!例如益安生醫策略是授權,但為了要把技術留在台灣,內部也規劃建立先導工廠,確立新的製程技術,未來授權國際大廠後,也會力促授權廠商將製造生產轉給國內廠商。如此一來,益安即可望為國際大廠和國內的科技和醫材廠建立衛星供應鏈的橋樑,讓台灣生醫產業從選題設計、開發到製程都可以打進國際競技場。
 
路孔明則表示,浩鼎解盲是一個單一事件,投資應該往前看,生醫產業的發展不應裹足不前。
 
路孔明指出,台灣真正五大創新產業之首就是生技業,政策性振興方案對生技業影響非常巨大;就現況分析,生醫產業能量還是非常充沛,政府如何透過政策協助新藥業者開發市場、走向國際,使最後一哩路能夠達陣,讓生技業市值變產值,是最重要的課題。
 
另外,針對近幾年來生醫族群在資本市場的活絡,成為產業最大資金活水,路孔明也認為,政府應讓此優勢延續,成為招商引資亮點,不要因為浩鼎單一事件,祭出嚴苛法規,變成只有防弊,忘了興利。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新冠肺炎導致紅外線體溫偵測攝影機需求暴增
華爾街日報今(2020年5月22日)報導,由於發燒是新冠肺炎常見症狀之一,紅外線體溫偵測攝影機需求因此暴增。

02020-05-25306

拉丁美洲各國及地區首長因不同因素謊報武漢病毒疫情之嚴重性
紐約時報指出,歐美等國家疫情逐漸受到控制,而拉丁美洲疫情則直追歐洲,但拉美各項條件無法與歐美等先進國家比擬,已有數個城市陷入全球最危急的處境。

02020-05-22277

德國聯邦政府提供的呼吸口罩出現瑕疵
德國聯邦政府向法定醫療保險醫師協會提供數十萬只有缺陷的口罩,但不清楚最終流向醫生診所的數量。

02020-05-22299

印度積極推動在地製造COVID-19防疫所需的個人防護設備(PPE)
印度紡織部長Smriti Irani於本(5)月18日表示,印度為對抗日益嚴峻的疫情,積極推動在地製造PPE,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

02020-05-22281

製藥公司AstraZeneca計劃於2020年9月生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
製藥公司AstraZeneca表示已達成至少4億劑的交易合約,且迄今為止已開發10億劑的總生產能力,其計劃於2020年9月運送第一批由牛津(Oxford)大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02020-05-22189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推動醫藥出口,促使新加坡4月非石油出口上揚9.7%
新加坡於本年4月7日起實行病毒阻斷措施至6月1日,對經濟造成不小的衝擊,經濟分析師原本對4月出口的中位數預測是下滑5%,但由於疫情推動醫藥出口,反而促使新加坡4月非石油出口上揚9.7%,連續三個月攀升,超乎分析師的預期。

02020-05-20199

歐盟擬將藥品生產回歸歐洲惟有困難度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5月13日報導,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產業供應鏈出現缺口,歐美製藥產業亦未能倖免,惟其衝擊不僅於經濟層面,更影響各國民眾生命及健康

02020-05-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