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農技發展 林健全提2建議

2016-05-30 08:552310
證交所本周五(6月3日)與中經院共同舉辦「拓展農業生技產業商機」座談會,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農業生技是生物經濟一個重要的環節,希望未來利用生物科技轉入農業生技,不但對農漁業發展有很大幫助、讓農業生技基盤提升,並可提高就業人口與員工薪資等。
 
座談會將由王健全主持,並邀請農業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林俊宏、瑞寶基因(6479)董事長章修綱、慕德生技(4740)總經理暨產品開發專案委員張覺前,以及F-龍燈(4141)董事長羅昌庚等產學專家,就產業發展趨勢及前景進行分析研討。
 
台灣農業近年面臨食安及外國食品進入台灣等內憂外患壓力,蔡英文總統提出「農業是全民的農業」、「農業是有競爭力的產業」。並提出發展農業的三大策略。證交所期待透過此一座談會,能對新政府有所建言,也可為股市投資大眾提出投資新方向。
 
林健全表示,政府對農業生技有一個計畫就是生物經濟,生技科技過去因新藥研發等,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同時資訊也較不對稱,對就業人口幫助也較小,因此,希望透過生物科技導入生物經濟,將生技的成果能商業化,例如導入醫療器材、農業生技、食品安全或工業污染等。
 
他認為,農業生技是一個生物經濟重要的環節,例如可以將疫苗運用在動物豬隻的提高生育力及提高免疫力等,對農漁業等都有很大幫助;未來希望將生物科技移轉到農業生技,讓農業生技基盤大幅提升,以及提高就業人口與提升員工薪資。
 
對於未來農業生技發展,王健全有二點建議,一、由於過去農業科技都是免費(free),沒有保護制裁權,很多農業技術人員有了技術,但技術專利沒有獲得保護,一旦技術流到大陸之後,再回來台灣競爭,因此,希望未來政府能有保護制裁權。
 
第二是農業生技未來應發展成農業企業,透過企業經營型態很重要,才能建立通路、品牌行銷以及研發人才等,透過將生物科技擴散至農業生技,未來農技發展才會更紮實。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新冠肺炎導致紅外線體溫偵測攝影機需求暴增
華爾街日報今(2020年5月22日)報導,由於發燒是新冠肺炎常見症狀之一,紅外線體溫偵測攝影機需求因此暴增。

02020-05-25306

拉丁美洲各國及地區首長因不同因素謊報武漢病毒疫情之嚴重性
紐約時報指出,歐美等國家疫情逐漸受到控制,而拉丁美洲疫情則直追歐洲,但拉美各項條件無法與歐美等先進國家比擬,已有數個城市陷入全球最危急的處境。

02020-05-22277

德國聯邦政府提供的呼吸口罩出現瑕疵
德國聯邦政府向法定醫療保險醫師協會提供數十萬只有缺陷的口罩,但不清楚最終流向醫生診所的數量。

02020-05-22299

印度積極推動在地製造COVID-19防疫所需的個人防護設備(PPE)
印度紡織部長Smriti Irani於本(5)月18日表示,印度為對抗日益嚴峻的疫情,積極推動在地製造PPE,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

02020-05-22281

製藥公司AstraZeneca計劃於2020年9月生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
製藥公司AstraZeneca表示已達成至少4億劑的交易合約,且迄今為止已開發10億劑的總生產能力,其計劃於2020年9月運送第一批由牛津(Oxford)大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02020-05-22187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推動醫藥出口,促使新加坡4月非石油出口上揚9.7%
新加坡於本年4月7日起實行病毒阻斷措施至6月1日,對經濟造成不小的衝擊,經濟分析師原本對4月出口的中位數預測是下滑5%,但由於疫情推動醫藥出口,反而促使新加坡4月非石油出口上揚9.7%,連續三個月攀升,超乎分析師的預期。

02020-05-20199

歐盟擬將藥品生產回歸歐洲惟有困難度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5月13日報導,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產業供應鏈出現缺口,歐美製藥產業亦未能倖免,惟其衝擊不僅於經濟層面,更影響各國民眾生命及健康

02020-05-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