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個月的2016屏東熱博在昨天閉幕,園區內有不少開園時種下的短期作物正值採收期,當天的田間採果樂,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嘿喲嘿喲拔蘿蔔」,還有主廚現場料理新鮮摘採的蔬果,而今年入園人次更多達140萬,打破歷年紀錄。
屏東農業大縣,暌違5年再次舉辦熱帶農業博覽會,風格與往年不同,主推農業體驗活動,讓親子能親身參與農村田園生活,更吸引140萬人次入園,縣長潘孟安表示,明年有信心再推出不同風貌,展出內容更多元化,讓遊客願意年年參觀。
「我拿到縣長叔叔的蘿蔔!」小弟弟開心的和媽媽分享,他興奮地說,這是他第一次下田拔蘿蔔,一開始他很用力的拔,結果葉子斷反而拔不起來,經過身旁經驗老道的正港農夫指導,他先輕輕搖晃蘿蔔,把周邊的土鬆開,才拔起肥美的大蘿蔔。
除了蘿蔔,園區內還有蕃茄、娃娃菜、甜椒、玉米、蘿蔔、奶油萵苣、豆薯等,等待遊客來享受豐收的喜悅,現場還有主廚將現摘的蔬果,做成田園風沙拉,成為正港的餐桌計畫。
「我欲轉去,那有美麗的記憶,踩著故鄉田岸邊,看到鳥仔笑微微」最後搖滾雞農陳健福背著吉他,和農友們合唱2016熱博主題曲「農轉來」,並轉動手中象徵夢想起飛的竹蜻蜓,為2016「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畫下句點。
(中國時報)
英國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敦促政府在《貿易法案》中增加保護食品標準
上週《農業法案》(Agriculture Bill)修正案未能在英國下議院通過,由英國農民工會(NFU)領導的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繼續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確保未來任何貿易政策均按照自由貿易協定進口商品的生產條件符合或高於英國法律目前所採用的更高的動物福利、食品衛生和植物健康標準。
02020-05-22275
巴西農業部評估COVID-19危機後農業貿易將發生變化
巴西農業部評估在COVID-19大流行後,全球將興起農業民族主義,產生更大保護主義,高端市場將尋求當地生產和糧食主權,從而降低進口,因此,巴西應擴大洽簽貿易協定,並塑造可靠的食品供應國之形象。
02020-05-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