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產業動態 Channel

日本將出現世界首個機器人自動菜園 造價5.5億

2015-10-12 09:163510
日本京都將出現世界首個機器人菜園,這個菜園將在2017年正式投產,從種植、管理、收割到分銷都由機器人代勞,其建造成本包含研發機械經費在內將近20億日元(約5.5億新台幣)。

據中新網引述外媒報導,京都企業Spread公司計劃在這個農場種植1000萬株生菜(萵苣),由機器人包辦菜園裡的一切工作,從播種、收割到輸送,全面實現自動化。機器人還負責監控菜園裡的二氧化碳水平與照明環境。

該公司表示,機器人農場的產量高,勞動力成本可降一半,消費者也可以買到更便宜的蔬菜。

這個自動化農場將坐落在木津川市的關西科技城,佔地面積4800平方公尺,建造成本包含研發機械經費在內將近20億日元。農場將在2016年春季動工建造,預計2017年夏季竣工。

Spread發表聲明說,新農場將在2017年下半年實現供貨,最初是每日產出8萬棵生菜,之後逐步增加,目標是5年內把每日產量提高到50萬棵,進一步擴大在國內與國際市場的佔有率。

新農場仍需要人工來確認種子是否發芽。由於萌芽種子極為脆弱,現有播種機器人還無法順利執行這個工作。但該公司相信,這問題最終可得到解決。

目前,Spread在京都龜岡市設了一個人工照明生菜園,每年可生產770萬棵生菜,供應給東京2000多家商店。

與傳統農場相比,這種室內農場具有很多優勢。由於採用立體植槽與水栽技術,其佔地面積極小,而且多達98%的水可循環使用,也不需要噴灑殺蟲劑。另外,人工照明與嚴格的溫濕度控制使種菜人不再靠天吃飯,而且更容易掌控與落實生產計劃。

日本植物生理學家島村重治不久前在一個工廠裡創建了一個具工業規模的農場。該農場佔地約半個足球場,裡面裝了17500盞特別設計的LED燈,分佈在各有16層的18個種植架上,可模擬白天與黑夜,通過嚴密監控光合作用程序,促使生菜的生長速度比戶外農場快了1.5倍,報廢率也少40%,生產效率提高100倍。 
Hate 0
Report 0
Favorite 0
Awards 0
英國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敦促政府在《貿易法案》中增加保護食品標準
上週《農業法案》(Agriculture Bill)修正案未能在英國下議院通過,由英國農民工會(NFU)領導的農民、環保和消費者團體繼續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確保未來任何貿易政策均按照自由貿易協定進口商品的生產條件符合或高於英國法律目前所採用的更高的動物福利、食品衛生和植物健康標準。

02020-05-22275

智利葡萄酒產業估計,受COVID-19大流行影響,今年出口將下降20%
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COVID-19大流行衝擊全球經濟,估計今年智利葡萄酒出口將下降20%。

02020-05-18286

英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降低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意見分歧
為與美國政府達成貿易協議,由英國國際貿易大臣Liz Truss領導的英國政府國際貿易局(DIT)一直在準備向美國談判代表提供“稅務優惠”,以降低某些農產品的進口關稅。

02020-05-15288

新加坡食品局為建屋局多層停車場九個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新加坡食品局為全島九個建屋發展局多層停車場頂樓務農空間招標。

02020-05-14216

加拿大政府撥款2.52億加元於農業食品業 穩定糧食市場
加拿大總理小杜魯道於本(109)年5月5日宣布針對新冠病毒疫情受創的農民和農業食品業提供2.52億加元之補助。

02020-05-12229

巴西農業部評估COVID-19危機後農業貿易將發生變化
巴西農業部評估在COVID-19大流行後,全球將興起農業民族主義,產生更大保護主義,高端市場將尋求當地生產和糧食主權,從而降低進口,因此,巴西應擴大洽簽貿易協定,並塑造可靠的食品供應國之形象。

02020-05-11166